12/18/2008

Music Imagery

Music Evoked Imagery


IT AIN’T:
Telling somebody to imagine themselves on a desert island... Planting suggestions in the mind of a hypnotized subject so they will be more likely to do, be or act in a certain way later. For everyone (although it has been used with autistic, substance abuse, chronic pain, terminally ill, artists/creative folks)

Brief history:
Grew out of research in the 70s on the conscious mind. Initially the research employed the use of drugs (hallucinogens) to evoke an 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 Control problems - not in the control of the subject, once the drugs were given, the experience was not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researcher, - could not be regulated to provide specific types of stimuli with a therapeutic ambiance, and the drugs appeared to contribute to the experience in very negative ways. It was found that music and deep relaxation could produce the same deep exploration of consciousness, without the uncontrollable features.

General description:
MEI is a therapeutic tool to be used in getting to the inner-world of the client. The inner-world holds that information which:has not before been available to the conscious mind, may be nonverbal or preverbal (prior to adequate language)would be interpreted, analyzed or rationalized by the conscious mind to the point that it is no longer reflective of the emotional truth of the event.Knowledge comes in many forms – pictures or visual imagery (remember the color of your favorite t-shirt or toy)body sensations or kinesthetic imagery (remember a time you were cold)a sense of gut-level understanding or intuitive imagery (that “aha” that comes out of the blue)You may experience some or all of these in a session. Take what you get. It is your inner self talking to you. If it seems “strange” you may be discovering a new side to yourself, or a new level of yourself.In a 1:1 session - there are two critical parts to Music Evoked Imagery. The music as the co-therapistMusic is unlike any other art form in that it is dynamic and each moment leads into another, different moment. Art and poetry, although capable of expressing deep emotion, express it in a static way. They are moments in time, not leading to or resolving of any prior moment.Because of the dynamic, flowing movement, music acts as a carrier to the “traveler”, moving the person into, through and out of experiential events. The movement of the music prevents the traveler from becoming stuck or mired in events, unlike conventional talk therapies which can either leave a person in muck or to which the person can respond with the usual repertoire of defenses, with the business-as-usual outcome, remaining stuck.The features of the music serve to shape the traveler’s experience with regard to movement and resolution. Music creates a container which provides a safe and structured environment in which to experience the full expression of the inner world.Interestingly th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usic is decidedly individual - it is a projective screen for the traveler. Just like the Rorschach, each image is personalized, however, the movement of the music evokes not only scenes but movement, relational interactions, emotive expressions, beginnings, middles, and ends. The therapist as guide and witnessIn a 1:1 session, the therapist in MEI is essentially a witness and scribe, a companion for sense of security and safety, and a lens to help focus the traveler in as an event unfolds. The term “guide” is not literal, in that the therapist does not strive to shape the journey, but rather invites the traveler to explore, deepen the experience, assess and at times, physically confront the experience. MEI is about as nondirective and "noninvasive" as a therapy process can get, however the forces and movement of the music prevents the traveler from just “lolling around”. Because the traveler is experiencing this journey in an 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 it is frequent that the traveler does not readily:recall all the information they have sharedrecall the order in which events unfoldedretain all the significant awareness (memory is not strong at all in this state)The therapist writes down the information shared by the traveler verbatim and logs the points in the music program when it occurred, so that the entire journey can be recreated for the conscious mind in post-session processing.Process:Pre-session : traveler focuses his intention, so as to narrow the focus of the search as he enters the 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 Because of the vastness of the unconscious (oh! them wide open spaces...) it is far mor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to clearly define the purpose the journey. Induction: leads the traveler into an 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 using a variety of relaxation techniques.
Music: short session today – 5-7 minutes. In a 1:1 session, the music lasts from 10 – 50 minutes, depending on the purpose and the focus of the session.Post- session: In a 1:1 session, the guide and the traveler review the imagery and content of the session and the traveler looks to see how this relates to the intention or the focus of the session. Processing doesn’t end when you walk out the door – depending on the depth of the material, the processing may last hours to weeks. You have opened a door within, and over time, that open door can change your life.While the material usually needs further processing in the conscious state, the emotional triggers have been released or reduced, and often there is an intuitive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which immediately changes the intrapersonal status or response on the issue.

An Auditory World: Music and Blindness

Musicophilia Chap.13

1.[原文p.160] An Audiotory World: Music and Blindness
[譯文p.173] 盲人的恩寵

[譯評] 漸漸發現譯者習慣將書消化過後,再針對其中的重點下標題,有點類似編輯的角色,只是讀者若光看標題而不看內容,會摸不著頭緒吧!

[試譯]只聞其聲---上帝的另一扇窗

2. [原文p.160]musical memory V.S. musical imagery
[譯文p.173] 音樂記憶與音樂意象

[譯評] 音樂記憶可以理解,可是"音樂意象"是指創作方面總是能將心中的圖像轉換成音符,還是在欣賞音樂之時,能將聽到的音符轉化成心中的圖像呢?

[試譯]
對音樂的記憶力及想像力方面(有著不凡的超能力)

貝多芬的耳聾

題目:The Deafness of Ludwig Van Beethoven:an Immunopathy()著者:Karmody CS, Bachor ES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Tuft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and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Academic Hospital of the University Jena, Germany)出處:Otol Neurotol 2005,26:809-814.內容: 樂聖貝多芬(1770-1827)一生相當体弱多病。在古典記載中貝氏除了聽力、胃腸症狀外,他也有罹患rheumatism, various skin abscesses and recurrent infections, ophthalmia, jaundice及anemia等,最後死於肝硬化及肝衰竭。或許因他是音樂天才的關係,較為人知者乃是從27歲時即困擾著他的聽力障礙,以及後來全聾而完全聽不到自己後期作品(第9號交響曲大合唱)的首演,靠著女低音Karoline Unger提醒他回覆全場觀眾的喝采。過去近200年來,有相當多的文章,包括醫學文獻,在討論貝氏耳聾的成因,其中包括:otosclerosis, syphilis, noise trauma, Paget’s disease,sarcoidosis,以及otitis media等。然而以上這些說法,幾乎都經不起詳細的辯證。1970發表於JAMA的報告,Stevens及Hemenway認為貝氏有otosclerosis,可是otosclerosis常為顯性遺傳,在一個音樂家的家庭可能是嚴重的問題,況且完全是sensorineural type的otosclerosis聽障也很少見。1958年McCabe曾發表congenital syphilis可能是貝氏聽障原因,然而貝氏死後autopsy的結果並未見到此病特殊具有的頭顱骨額部突出,貝氏生前也未見late onset congenital syphilis常有的fluctuating hearing loss 及vertigo。貝氏27歲即有聽障,不像acquired syphilis及老年才發病的Paget’s disease。本文的目的,是在根據貝氏罹患的其他內科方面的疾病,證諸近年來有關的報告,說明貝多芬的耳聾,可能是一個免疫疾病。貝氏30歲左右給他青少年玩伴,當時為波昂大學內科教授的Dr. Franz Gerhard Wegener信中,提到了他當年的老毛病:「經常性的腹絞痛、腹瀉及血便年復一年的加重,〝偶有8-10天的緩解〞。」以目前的知識有三種情況可以解釋,即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lead poisoning以及sarcoidosis。鉛中毒(plumbism)可以從頭髮檢驗出來,它會引起腹絞痛,但多發生於小兒。Sarcoidosis可以引起皮膚、肺、肝與顏面神經的病變,但甚少引起胃腸及聽神經病變。關於貝氏的這些腸胃症狀,Larkin在1970年首次發表認為貝氏可能罹患「免疫機能病變」,或許是SLE的文章。Davies (1995),Kubba與Young(1996)認為是IBD的一種,可能是ulcerative colitis或者是Crohn氏病。而ulcerative colitis與Crohn氏病均曾有聽力障礙的零星報告。在1999-2001間的報告,知道IBD是一種免疫疾病且常與其他病變如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rritis/uveitis, pyoderma granulosum, erythema nodosum等併存。而後面這些症狀,不少就發生於貝氏身上。由上述諸種記載及推論,著者認為貝氏聽障源於IBD應是最合乎邏輯而漏洞最少的說法。譯註:可惜的是貝氏死後autopsy重點在肝及腹水,對於大腸並未有詳細的觀察,僅僅以〝filled with air〞帶過。Davies是首位提到貝氏的聽障是〝an 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 of ulcerative colitis〞的學者(Davies PJ. Ludwig van Beethoven:Une surdite auto-immune?Histoire des Sciences Medicales 1995;29:271-6)。而在此文發表之前後,已經陸續有些報告提出ulcerative colitis與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有關(psychiatry 1972;4:379-87 / J Clin Gastroenterol 1982;4:251-2 / Postgrad Med J 1986;62:753-5 / Arch Otolaryngol 1984;110:810-2 / Am J Gastroenterol 1998;93:2565-7 / Clin Otolaryngol 2000;25:143-5)。本文著者僅是收集資料加入一些辯證,強化Davies的觀點。摘錄者:林凱南題目:Intratemporal Facial Nerve Schwannoma:A Management Dilemma(顳骨內之顏面神經鞘瘤:一個處置上的窘境)著者:Perez R, Chen JM, Nedzelski JM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Sunnybrook and Women’s College Health Science Center, and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Toronto, Ontario, Canada)出處:Otol Neurotol 2005;26:121-126.內容:顳骨內之顏面神經鞘瘤,特別是顏面神經機能正常或輕微的病例,常是治療上的一個難題。由於腫瘤的生長速度極為遲緩,而此種病例接受手術後,其顏面神經的功能變異程度太大,有些專家主張採取保守的處置法,包括定期接受影像學檢查,部份切除,以及除去覆蓋顏面神經外部骨質的解壓手術。手術治療,傳統上需要在切除腫瘤後,縫合神經或移植神經。有少數的報告曾有切除腫瘤但仍保存神經完整的經驗。著者等回溯性的將24個病例(11例接受腫瘤切除但盡量保住神經的手術,13例定期觀察),分別就其手術後或定期影像檢查的長期追踪結果,提出報告。結果顯示:11例接受手術之病人中,有7例保留神經,3例以sural nerve移植,1例直接縫合(primary anastomosis)。3例以sural nerve移植的病人中,1例曾先嘗試用greater auricular nerve移植失敗,另1例後來又接受facial hypoglossal sural nerve interposition procedure。切除腫瘤的方式:5例採合併middle fossa及mastoid進入法,5例採單純mastoid進入,1例採translabyrinthine approach。術後追踪4至19年,平均8年。術後的MRI檢查,至少也有2年。手術11例中,術前8例有程度不一之顏面神經麻痺,6例術後顏面神經功能不變,4例改善,1例變差,均未有腫瘤復發現像。另外,13例定期影像檢查的病例,平均追踪5年(1-8年)。這些未手術之13例中,在起初3例有顏面神經麻痺,在追踪期間有8例神經功能保持不變,5例變差;有4例顯示腫瘤變大,有3例終於接受手術。著者的結論是:手術切除腫瘤而保持顏面神經完整是可能的,術後的結果也不錯。不過由於仍有風險,是否決定手術應取決於1)術前顏面神經功能,2)腫瘤成長速度,3)術者的經驗,4)病人的認知。評論:最近在門診看到一個early case。病人是一位漂亮的未婚女性。她曾在2-3年前發生左側輕微顏面神經麻痺,經藥物治療後完全恢復。但是聽力輕微減退困擾著她,終於ENT醫師們發現她在耳膜後方,靠近中央的地方,有一小塊黃黃的東西。CT及MRI均顯示病變侷限在中耳段。目前病人在定期接受追踪。本文著者敘述他們手術的方法是與acoustic neuroma的intracapsular removal一樣,把tumor內部淘空,但是acoustic neuroma通常也無法保存長出tumor的vestibular nerve,而是要保存旁邊的facial nerve,兩者有很大的不同。另外,參考了幾本耳科手術書,他們的說法是這樣的:Brackmann Shelton and Arriaga:Otological Surgery(1994):For an older patient in poor health who has a small tumor and good facial function, observation may be the best strategy. Younger patients with good facial function may also be followed up, but they must be aware of the possible risk to the ultimate facial nerve outcome and to their hearing if surgery is delayed. Jackler and Driscoll:Tumors of the Ear and Temporal Bone(2000):It has been stated earlier that ”careful dissection” can easily separate neurolemmomas from their major nerves. This has not been our experience, nor does the literature support that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can have their FNS resected with preservation of facial nerve continuity and function. Nadol and McKenna:Surgery of the Ear and Temporal Bone(2005):It has been our philosophy to wait until there is evidence of noticeable progression of symptoms but to recommend surgical intervention before residual facial neuronal function drops below 40% on electroneuronography. Because the final recovery is often poorer than the preoperative facial function, the patients need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goals of the proposed surgical procedure and realistic expectations prior to surgery.
摘錄者:林凱南

11/21/2008

Preface

[原文] What an odd thing to see an entire species---billions of people---playing with, listening to, meaningless tonal patterns, occupied and preoccupied for much time by what they call"music." This, at least, was one of the things about human beings that puzzled the highly cerebral alien beings, the Overloads, in Arthur C. Clarke's novel Childhood's End. Curiosity brings them down to the Earth's surface to attend a concert, they listen politely, and at the end, congratulate the composer on his "great ingenuity"---while still finding the entire business unintelligible. They cannot think what goes on in human beings when they make or listen to music, because nothing goes on with them. They themselves, as a species, lack music.

[中文]科幻大師克拉克小說<童年末日>中提到的智慧高超的外星人---{主宰}如果降落在地球上,看到幾十億人口花那麼多時間聆聽叫做[音樂]的東西,並為了那種聲音心醉神馳,必然會覺得不可思議。那些外星人或許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參加地球人的音樂會。他們很客氣地從頭聽到尾,讚嘆作曲家的巧思,但仍然不知道為什麼人類對音樂這麼著迷。由於他們是缺乏音樂的種族,所以完全不能了解,地球人在演奏或聆聽音樂時倒到底是怎麼了。

[譯評]此句順序調動很大,念起來雖然通順,但仔細對照之下,語意反而有些不清:例;1. 應把
playing with, listening to , meanless tonal patterns, 因為在短短的一段之中,作者從對音樂的描述分成三層次: totnal patterns 表聲音的記號; 聆聽叫做"音樂"的東西; 他們是缺乏音樂的種族(music這個字不再特別強調)2. occupied and preoccupied 不一定指聆聽,而應該指地球人大部分的時間花在和"音樂有關的事物上"

11/02/2008

1101上課筆記

11/1
Musicophilia---語言的演進都是如此,並不只有拉丁文是這樣。
舊詞賦予新意ex. 機車
Music+ philia
雖然此詞以前不曾出現,但若是合理的組合,就可從中猜測其意思。
英文以前曾被法國佔領,所以英文中有許多法文借來的字,但這些英文中的法文字指涉的是文化中較高級的東西
Ex. King 國王 royal 皇家 (法) 諾曼地
英文中較學術用語會用到拉丁文及希臘文(教會的關係)
日本,韓國,越南不僅文字引用許多漢文,連講話都會引用中國的典故,但可能不是很完整。
Ex. 韓國人也會講”五十步笑百步”??
zeophilia
zoophilia
已納入字典之中
backword dictionary---寫詩及需要知道字尾的人可以用
Mind Wide Open- neuroscience of everyday life 心思大開—我在腦中顯影
書名要最後翻
Open-minded : 不是所有片語都可拆開來用
The door id wide open:門戶洞開,可長驅直入
 mind wide open: 透過對brain的研究,我們得以知道和mind 有關的知識
How the mind works: how the brain works
翻成心思大開,對於行銷方面可能可以被接受,但並沒有真正把西方科學帶進來
尤其是本書是介紹神經科學的東西
翻譯的過程 解開歧義的過程
翻譯史上常提到聖經翻譯: 因為翻譯成太多語言
語言的詞彙豐富度 和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有關
Ex. 冰,雪 但在愛斯基摩語中,一定有許多冰雪相關的辭彙
I will give you a crown of glory.
譯成印地安語時,他們不見得理解皇冠跟榮耀的概念 我要給你一頂大帽子,是永遠戴不壞的。?
Author: Daniel Levitin: pop music singer ,neuroscience 博士學位07-08連出兩書
The World in Six Songs 六種不同類型的歌
沒有文字之前,音樂是方便背誦的:knowledge songs
感情豐富時,語言也會跟著昇華
Book: 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the science of a human obsession (有官方網站)
從生物的行為可推知其心智結構: 人類喜愛音樂
先前就已經有研究顯示: 人腦遭受損傷之後,得到或喪失其音樂能力。
field-independent learner v.s. field dependent learner
實際空間,物體或人際關係的不同亦會影響我們學習。
1861, 1864 為認知科學的重要年代
法國發表一學說: 人只要用左半腦就可以說話!
譯評:快樂為什麼不幸福
1848年美國鐵路工人腦遭貫穿的個案
埃及時代腦部外科手術已相當發達
翻譯評析: 不只是找出他犯了什麼錯,而是可以藉由他誤譯的部份加以診斷其原因。
Signal detection

Hit Miss
illusion Correct reject

10/31/2008

Synaesthesia

紙鋼琴

記得小時候上YAMAHA的鋼琴課

老師發了一條紙做的鍵盤給我們

要我們帶在身上,有空練習指法

我記得當時在彈著紙鋼琴的時候,耳朵彷彿聽見手指正在彈的樂曲

這是聯覺,還是錯覺?

Musicophilia---目錄的編排

本書雖然有29個故事,但Oliver Sacks把它分成四個部分,很可惜,中文翻譯完全把這四個部份的名字省略不翻,讀起來較原作者就少了那麼點組織及層次

Part one : Haunted by Music
建議譯文: 樂音,在心頭縈繞
Part two : A Range of Musicality
建議譯文: 音樂超能力
Part three: Memory, Movement, and Music
建議譯文: 是音樂觸動了我
Part four: Emotion, Identity, and Music
建議譯文: 在音樂中,找到自我

我想譯者真的應該把這些主題翻出,整本書會變得更有層次!

翻譯書名的考量

正如我們所知,本書的英文書名叫做Musicophilia--Tales of Music and the Brain
但中文翻成 腦袋裝了兩千齣歌劇的人(這是書中29篇故事中其中一篇的篇名)
跟老師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我當時在想: 如果中文版將其直譯--- 愛樂性---音樂和大腦的關連 。聽起來真的很不具賣相!!!但是若用只用一篇文章的篇名來代表整本書未免太過偏頗。不可諱言的,我也是因為書名才買了它~~

註 關於Musicophilia一字的翻譯在序言有提到:譯者翻為---音樂之愛。老師說這個字是拉丁文,我在網路上找到的資料都是和此書書名有關,也查不到此字真正的意思,但我看前後文的解讀是---不論先天或後天對音樂的喜愛及駕馭音樂的能力。

10/17/2008

Music--Mahler The Song of the Earth(馬勒 大地之歌第六樂章)

謝謝老師,我才知道我po的片段只是第六樂章
去唱片行買了CD ,是1952年的老錄音



PART 1
http://

PART 2
http://
個人覺得第二首真的很有感覺~陶醉

PART 3
http://

Video--Brainwaves controlling piano

http://



不知道真的假的...

Videos---Musicophilia by Oliver Sacks (Brainworms)

http://

本書中的一個章節---腦蟲入侵(作者解說)

10/13/2008

第一步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對的,我想問的是:翻譯評析沒有一定的步驟嗎?


今天在讀"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Musicophilia)中英對照時,常常都是看了原文才覺得中文怪,但若要我翻,我也不知道該翻什麼,是因為實力還不夠的關係吧!


提出幾個問題:


1. 題外話: 我昨天到市圖去借這本書,網路上明明就有,但我在架上始終找不到,且它被編在音樂類,同為一類的書還有吉他之神艾力克萊普頓,伍迪艾倫的電影等等,怪呀!(今天在西湖圖書館終於借到了),但書本內頁將本書分為"心理勵志類",英文版則是音樂心理及音樂治療,若上了架,我想是格格不入的!!!


2. 上次提到了書名翻譯的問題,我發現現代的中文書好像每一段都喜歡幫它取名字,而這些在英文裡頭是沒有的,竟然連作者的自序也要幫它取個篇名呢---篇名叫"音樂之愛",在這兒,我隨後得知,音樂之愛就是作者對"Musicophilia"這個字的翻譯,可是我在中文版推薦序中讀到(台大音樂研究所助理教授蔡振家專文推薦),此字為"喜愛音樂",如果是我,我會把它翻成"愛樂性",但我後來想想,也許譯者想要軟化此書的調性,使它看起來像是一本故事集,才這樣做的吧!


3. 今天看了原文才知道,其實本書雖然有29個故事,但Oliver Sacks把它分成四個部分,各有各的主題,分別為:

Part one : Haunted by Music

Part two : A Range of Musicality

Part three: Memory, Movement, and Music

Part four: Emotion, Identity, and Music


我想譯者真的應該把這些主題翻出,整本書會變得更有層次!
以下連結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一個看過英文版的台灣讀者的部落格,寫得不錯!




10/02/2008

影痴延伸閱讀---第三類奇蹟(Phenomenon)



導  演:
強托特陶(Jon Turteltaub)
演  員:
約翰區伏塔(John Travolta)凱拉塞吉維克(Kyra Sedgwick)
電影類型:
科幻
上映日期:
1996
 喬治是小鎮上最老實、最友善的人,但是當他37歲生日的那天晚上,一道從天而降的強光擊中了他,從此之後,喬治原本平凡無奇的生活,有了神秘而不可思議的轉變!
 不但智商變得高不可測,學習能力也一下子變得迅速而有效率。他能以心靈力量移動物體,能預測到地震的發生,更能解讀國防部的衛星通訊。喬治的驚人力量隨即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科學家前來研究他的神蹟,當然也少不了想請他協助的人。但是小鎮居民卻無法接受轉變後的喬治,開始拒他於千里之外…
 而此時的喬治已經運用過多的超能力,生命已逐漸走到盡頭了。 喬治得知自己去日無多,決定燃盡最後一絲生命的力量,將自己的特殊遭遇和特異能力,作為人類生命研究的活樣本…

奧立佛‧薩克斯 自序(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


音樂之愛
科幻大師克拉克的小說《童年末日》中提到的智慧高超的外星人--「主宰」,如果降落在地球上,看到幾十億人花那麼多時間聆聽叫做「音樂」的東西,並為了那種聲音心醉神馳,必然會覺得不可思議。那些外星人或許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參加地球人的音樂會。他們很客氣地從頭聽到尾,讚嘆作曲家的巧思,但仍然不知道為什麼人類對音樂這麼著迷。由於他們是缺乏音樂的種族,所以完全不能了解,地球人在演奏音樂或聆聽音樂的時候到底是怎麼了。
我們可以想像,「主宰」回到太空船之後,進一步思索。他們承認,那叫做「音樂」的東西,必然對地球人有著特別的作用,是地球人生活不可或許的東西。「主宰」大惑不解,不知道「音樂」要傳遞的概念或訊息是什麼,因為「音樂」沒有像語言那樣的意象或象徵,沒有表徵的力量,和這個世界也沒有必然的關係。
在這個地球上,很少有人與生俱來就缺乏欣賞音樂的神經結構,就像那些「主宰」一樣。對大多數的人類而言,音樂有著巨大的力量,不管我們是主動聆聽音樂、還是音樂不請自來,或者我們是不是特別具有「音樂細胞」。這種「音愛之樂」在我們的嬰幼兒時期已經開始展現,是每一種文化的特質,或許打從地球上人類出現之初就已經存在。我們對音樂的感覺,受到文化與環境的影響,也和我們個人的才具和缺陷有關,然而音樂已深入我們的本性,讓人不由得認為這是人類的本能,正如生態學家威爾森所說的「生命之愛」,即人類渴望接近自然及欣賞大自然創造出來的景觀與生命的傾向。(由於我們感覺音樂是活的,或許「音樂之愛」也是一種「生命之愛」。)
雖然鳥鳴顯然有演化適應上的用途(如求偶、侵略或是宣示領土等),鳥類的歌曲結構都相當固定,而且已是鳥類神經系統的固定線路,只有極少數的幾種鳥會即興創作或唱二重唱。至於人類音樂的起源,則要來得複雜得多,不是那麼容易了解。達爾文顯然覺得這點令人費解。他在探索人類自然史的《人類系譜》中寫道:「欣賞音樂或者創作音樂的能力,對人類生存來說,沒多大用途……為什麼人類還會有這樣的能力?這實在是最神祕難解的一個謎。」
當代的認知心理學家平克,更提出音樂無用論,他認為音樂不過是「給耳朵享用的乳酪蛋糕」,並問道:「花時間和精力製造那些叮叮噹噹的噪音,又有什麼好處?……以生物因果來考量,音樂一點用處都沒有……即使音樂從人類世界消失,我們的生活完全不受影響。」雖然平克本人相當有音樂才華,如果失去音樂,必然是他生命的一大損失,但他還是不相信,音樂或者任何藝術和人類的演化適應有直接關連。他在二○○七年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到:
很多藝術也許完全沒有適應上的功能。藝術可能是以下其他兩種特質的副產品:即帶給我們愉悅的動機系統(這樣的愉悅來自於我們體驗到與適應有關的訊號,例如安全感、性、自尊、資訊豐富的環境),以及如何純化或強化上述訊號的技術知識。
平克等人認為,我們大腦系統的發展主要不是為了音樂,音樂能力是附帶的。這也就是為何大腦並未有「音樂中樞」,與音樂有關的網絡分布於腦部的十來個區域。演化學家古爾德是第一位剖析這種演變的科學家,並稱之為「離應」(譯注:exaptation,即生物的某一特徵起初是為了其他用途而演化出來的,或者原來沒有作用,後來才出現如今看到的用途),並指出音樂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或許哲學家威廉‧詹姆斯也有類似的想法,如他探討音樂對人類的感染力,以及論述其他更高人生層面(如美學、道德、智識)透過「祕密樓梯」悄悄潛入我們心靈的現象。〕
不管人類的音樂能力,以及對音樂的感受力,是否在我們神經的固定線路之中,或者只是隨著其他能力演化而來的副產品,音樂仍是每一種人類文化中非常根本的一部分。
人類這個物種的特徵不只是語言,音樂也是。除了罕見的例外,幾乎每一個人都能感受音樂,感知音高、音色、音程、旋律線、和聲以及節奏(或許這是最基本的音樂能力)。我們會把這些整合,然後在腦部各個區域協力之下,把音樂建構起來。雖然我們經常不知不覺地聽,但音樂還是常常能夠在我們心中激起強烈的情感反應。叔本華就曾寫道:「音樂的莫測高深雖然容易了解,卻是妙不可言。音樂能夠激發我們心靈最深處的感覺。音樂完全不可捉摸……音樂表達的是人生最精粹的部分,而非音樂本身。」
聆聽音樂涉及的層面,不只是聽覺的、情感的,也和肌肉運動有關。正如尼采所言:「我們也用肌肉聽音樂。」我們會不知不覺地隨著音樂打拍子、擺動身體,臉部的表情和姿態也會呼應旋律的內容,表現出音樂激發的思想和情感。
即使我們不是用耳朵聽音樂,音樂在我們心靈上出現時,也會出現上述的情況。即使是沒有音樂才華的人,也能從內心把音樂召喚出來,不只曲調和感覺就像當初聽到的一樣,音節和節奏也完全正確。這表示人類具有絕佳的音樂記憶力,幼年時期聽到的音樂可能已烙印在大腦之中,教人畢生難忘。我們的聽覺系統和神經系統也是聆聽音樂的靈敏配備。然而,我們不知這是否和音樂本身的特質有關,例如音型隨時間的推進、音樂的邏輯、動力、無可分解的順序,或是不斷反覆的節奏,我們不知道音樂如何象徵感情或「意志」,也不清楚音樂如何在無比複雜的神經系統中產生特別的共振、同步作用、振盪、相互刺激和回饋等。
然而,這樣精妙的配備或許是因為太精細、複雜了,還是可能故障,出現扭曲、超載、衰弱等現象。某些腦部病變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對音樂的感知或想像,造成種種音樂失認症。反之,音樂心像可能會過度出現,到無可控制的地步,例如某些曲調沒完沒了地重複,或是產生音樂幻覺。音樂可能誘發癲癇發作。職業音樂家也可能出現與職業相關的神經病症。有一些人因為理智與情感的分離,儘管可以正確地解析音樂,對音樂卻毫無感覺;相反地,有人會為了音樂感動到不能自已的程度,卻說不上來聽到的音樂有何意義。還有不少人能從音樂看到色彩、聞到氣味、好像摸到某種質地的東西,甚至覺得音樂有酸甜苦辣等味道。這就是所謂的「聯覺」。一般人總覺得這是與生俱來的「特異功能」,而非疾病的症狀。
威廉‧詹姆斯曾經提到音樂有感染人的力量。音樂能使人平靜、令人興奮、給人安慰、振奮人心,是我們工作或休憩的良伴。對某些罹患神經病症的人,音樂更有強大的療癒力。他們對音樂很有反應,對其他事物則幾乎沒有感覺。這些病人當中,許多人的皮質有大範圍的區域已遭受破壞,像是中風、阿茲海默症或其他失智症等,還有一些則因為某個區域皮質產生病變而出現失語症、失憶症、運動功能失調或額葉症候群等。有些人得了自閉症、智能不足或皮質下症候群(例如帕金森氏症等運動障礙)。上述病人以及其他病人聽到音樂或接受音樂治療,都可能有不錯的反應。
我在一九六六年眼見一群腦炎後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因為音樂而動了起來(即我在《睡人》一書描述的病例),不禁嘖嘖稱奇,初次動念想寫一本有關音樂的書。自此之後,音樂以種種想像不到的方式在我眼前示現,讓我看見音樂對大腦功能的各個層面,以及對人生的影響。
每次我拿到一本新的神經學或生理學教科書,第一件事就是查閱索引中的「音樂」條目,但很少有所發現。直到一九七七年,克里奇利與韓森出版《音樂與大腦》這本書,我才得以飽覽豐富的史料和臨床病例。
音樂神經學方面的病例少見的原因,或許是因為醫師很少詢問病人聆聽音樂是否出現什麼障礙,然而如果是言語方面出現問題,則會立刻引起醫師的注意。另一個原因就是在一九八○年代以前,幾乎沒有音樂神經學方面的研究。但近二十年來,拜腦部造影科技之賜,我們已可觀察一個人在聽音樂、想像音樂甚至作曲時腦部出現的變化。
現在,已有很多研究人員投入音樂感知與想像的神經基礎研究,並深入探討種種複雜、奇異的音樂神經病症。神經科學研究帶來新的洞見,可喜可賀,令人興奮,但我們也必須提醒臨床醫師或研究人員明察秋毫,不要讓觀察的藝術式微,致使臨床描述流於敷衍,忽略了豐富的人文背景。
顯然,傳統的觀察及描述,與最新的科技應該並進,不可偏廢,我一直在努力融合這兩者。然而,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仔細聆聽病人和受試者的話語,設身處地,想像他們的感受,甚至進入他們的經驗--這就是本書形成的核心。

書摘---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

天打雷劈
四十二歲的東尼‧席可瑞是在紐約州北部一個小城執業的骨科醫師,名聲不錯。他身材壯碩、肌肉結實,大學時還是橄欖球校隊。一個午后,秋高氣爽,微風習習,他和家人在湖邊的亭子聚餐。他抬頭一看,發現遠方的天空飄著幾朵烏雲,好像快下雨了。
他走到亭子附近的公用電話,想打電話跟他媽媽說幾句話(那時是一九九四年,行動電話還很罕見)。接下來發生的事,他仍記得一清二楚:「本來我還在跟我媽講電話。細雨飄下,遠方雷聲隆隆。我掛上電話,才跨出一步,就被雷劈個正著。我記得那公用電話傳來一道閃光,擊中我的臉,我整個人就彈開了。」
說到這裡,他似乎遲疑了一下:「然後,我覺得我往前飛。我左看右看,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我看到自己的身體躺在地上,我對自己說:『天啊,我就這麼死了。』我看到大家都跑到我身旁。站在我後方等著打電話的那位女士跪下來,幫我做心肺復甦術……我感覺自己在樓梯上飄,我的意識還很清楚。我看到我的孩子,我知道他們沒事。接著,我被一道有點藍藍的白光包圍……覺得很舒服、平和,人生的高低潮都在眼前一閃而過。但我只是冷眼旁觀,對這一切都無動於衷……沐浴在純粹的思考、純粹的狂喜之中。我感覺自己在爬升,速度愈來愈快,而且往一定的方向。我對自己說:『我從來沒有這種榮耀的感覺。』突然間,我砰地摔到地上。我回來了。」
席可瑞醫師知道他已回到自己的身體內是因為疼痛--他的臉和左腳像被火燒灼般劇烈疼痛,那兩個部位正是電流進出身體之處。他了悟「只有活的肉身會感到疼痛。」他想回去那個極樂之境,想告訴那個女人不要再幫他急救,讓他走吧,但是太遲了,他已回到塵世,回到自己的血肉之軀。過了一、兩分鐘,他終於能開口說話:「沒關係,我是醫師!」幫他急救的那位女士,剛好是個加護病房的護士,她回答:「什麼沒關係!幾分鐘前,還不知道你是死是活呢。」
警察趕到現場,想幫他叫救護車。他說不必了,但看起來有點神智不清的樣子,於是警察送他回家(他覺得「這一趟好像花了好幾個小時」)。回到家後,他才打電話連絡自己的心臟科醫師。醫師幫他檢查之後,認為當時可能是暫時的心臟麻痺,但現在一切正常,心電圖等檢查也看不出有什麼問題。醫師說:「被雷劈,沒死,算你命大。」他認為席可瑞應該沒事了。
席可瑞覺得精神不濟、反應遲鈍,很不尋常,於是去看一位神經內科醫師。他還發覺自己的記憶力減退,有些熟人的名字他居然想不起來。醫師為他做了檢查,包括腦波檢查和磁振造影掃瞄,似乎還是沒有異常。
幾個星期過後,他覺得精神好多了,就回去醫院工作。雖然他的記憶仍然有點問題,偶爾會想不起某些罕見疾病或手術的名稱,但開刀技術和以前一樣好。又過了半個月,他的記憶已完全恢復。他心想,那意外事件該已煙消雲散。
然而,最驚異的事才要開始發生,即使是到今天,距離遭到雷擊的那個午后已十二年了,席可瑞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就在他的生活似乎恢復正常兩、三天後,突然有股強烈的渴望,想要聽鋼琴演奏的音樂。過去的他完全不曾如此,他說,小時候雖然上過幾堂鋼琴課,「不過沒什麼興趣」。他家裡也沒鋼琴,平常聽的音樂多半是搖滾樂。
因為突然瘋狂愛上鋼琴音樂,他買了一堆CD。其中,他特別喜歡阿胥肯納吉彈奏的蕭邦精選集,裡面的「軍隊波蘭舞曲」、「冬風練習曲」、「黑鍵練習曲」、「降A大調波蘭舞曲」、「降B小調詼諧曲」,他百聽不厭。席可瑞說:「每一首我都喜歡得不得了,甚至想彈,於是我就訂購了樂譜。這時,我小孩的保母問我,她家的鋼琴沒處擺,可以放我家嗎?那是一架小小的直立鋼琴。太好了,我正想要一架鋼琴。可是我不會看五線譜,更別說彈琴了,但我仍然決定自學,希望能無師自通。」他上次學琴已經是三十幾年前的往事了,現在手指既僵硬又笨拙。
席可瑞不只是突然狂戀鋼琴,也發現自己腦中開始浮現樂曲。他說:「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是在夢中。我穿著禮服,在舞台上彈奏自己寫的曲子。醒來後,我嚇了一跳,那曲子還在腦子裡。我跳下床,找一張紙,想把還記得的部分寫下來。可是我不知道如何在五線譜上寫出來。」這也難怪,他從沒寫過曲子,也沒抄過譜。但每次坐在鋼琴前練習蕭邦的曲子時,樂曲就會跑出來占據他的心神。「那種感覺很強烈,就像被附身一樣。」
我不知道這種音樂究竟是怎麼回事,似乎讓他無可抗拒。這是一種幻覺嗎?
席可瑞說,這不是幻覺,更好的字眼是「靈感」。音樂就在內心深處,他只能讓這音樂自然湧現。「這就像頻率,收音機的頻道。我只要把自己敞開,那音樂就出來了。我真想學莫札特說:『這是來自天上的音樂。』」
他的音樂源源不斷,「連一刻都停不下來,」他說:「我得刻意把它關上,才能停止。」
現在,他不只要學習彈蕭邦的曲子,還要把腦子裡的音樂寫下來。他先在鋼琴上找音,再用五線譜寫下來。他說:「我覺得好累。我常常四點就起床彈琴,一直彈到非去上班不可。回到家,我又是整晚都在彈。老婆看我這樣著魔,不太高興。」
席可瑞本來是個隨和、顧家的男人,但意外發生兩個月後,他變得瘋狂喜歡音樂,幾乎無暇他顧。他突然有所了悟,或許「大難不死」是有原因的。他說:「我想,我能活下來,是為了音樂。」我問,他在意外之前是否有宗教信仰。他說,他是在天主教家庭長大的,但不是很虔誠,他有一些「非正統」的想法,例如相信輪迴。
他在雷擊事件發生過後,宛如新生,就像轉世,從此感受到音樂的召喚,而且具有特別的天賦和任務。正如他說的,那是「來自天上的音樂」。音符像是「一股強大的激流」,不停奔向他,他必須使那些音符成形。(他這番話,讓我想到公元第七世紀的盎格魯撒克遜詩人--凱德蒙。據說凱德蒙本來是個沒受過教育的牧羊人,有一晚在夢中學會「歌唱的藝術」,從此創作出無數的讚美詩和詩歌來讚美上帝。)
席可瑞繼續練琴和作曲,並看書學習記譜法。不久,他就覺得不得不拜師了。他會去外地聽自己喜愛的鋼琴家演奏,但是和當地的音樂家沒有交集,也沒參加當地的音樂活動。他獨自一人走在追尋音樂的路上,所有的甘苦只有他自己和他的繆思知道。
我問他,雷擊事件發生後,除了愛上音樂,他是否還有其他改變,像是對藝術有新的鑑賞力、閱讀口味的轉變,或是有新的信仰?席可瑞說,在瀕死經驗之後,他變得非常注重性靈。因為那次意外,所有關於瀕死經驗和雷擊的書,他都找來看。他蒐集了非常多有關交流電動機發明人特士拉和高壓電的藏書,有如坐擁電學圖書館。有時,他也可以看見別人身上的「光環」,或是在人體附近流竄的電流,他以前從來沒看過這些異象。
不知多少個年頭過去了,席可瑞依然在享受新生,靈感也一直源源不絕。他雖一直在醫院擔任專任外科醫師,但他的心早屬於音樂。他在二○○四年離婚,同年出了車禍。他騎哈雷機車,被另一輛車撞了,整個人飛出去,摔落在溝渠裡,失去意識。結果骨折嚴重、脾臟破裂、肺穿孔、心臟挫傷,儘管他有戴安全帽,頭部仍然受傷了。幸好兩個月後就完全康復,但車禍發生的細節都不記得。
離婚和車禍這兩大災難,似乎都無損他對音樂的熱愛,他還是一樣練琴、作曲。(以上摘自本書第1章) / 天下文化網站

閱讀心得分享---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

目前為止我只讀完前三章,非常想買到原文版,因為其中有幾個專有名詞我想看看原文怎麼翻,但始終不得其法,只有Amazon有賣!但是從訂購到拿到書,至少要一個月吧!
以下舉出幾個有意思的地方:
1. 書名的譯法: (中)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 (英) Musicophilia: Tales of Music and the Brain
看似沒有連結,但其實中文書名取材自書中的其中一篇篇名(第12篇)
讓我想到有些音樂專輯的名稱,就是以專輯中其中一首歌做為封面名稱的。
我翻了一下各篇(全書共29篇),每一篇都非常奇妙及引人入勝,所以我想意者選
則這一篇作為中譯書名的目的應是能讓讀者眼睛一亮,進而從書架上拿下來看,
買回家,就像我一樣!
2. 專有名詞的譯法:在第6頁中作者提到一個詞:exaptation: 翻為[離應]應該是新譯的字吧,否則
作者為什麼要附上原文呢?重點是: 我看了這個詞的中文,還是看不懂是什麼意思
, 譯注中提到: exaptation: 及生物的某一特徵起初是為了其他用途演化而來的,
或者原來沒有作用,後來才出現如今看到的用途。
3. 音樂失認症 (amusia)——一種接收與解讀音 樂能力的選擇性障礙。

9/30/2008

新書報到


腦袋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


昨天去逛實踐誠品,沒找到乳酪,卻發現一本老師曾提過的書,內容提到大腦與音樂的關係,還沒讀完,但我想到我大學時期有個語言學老師,他叫Sean Day ,曾受過聯合報的專訪,因為他是"聯覺人",書中也有提到,但我不懂的是:老師也要求我們找來此書的原文版本加以比較嗎?還是指針對這個議題加以學習就好?

9/29/2008

以上兩書博客來簡介

拒絕做第二性的女人-西蒙.波娃訪問錄

德國傑出女記者愛麗絲‧史瓦茲與西蒙‧波娃並肩從事婦運十餘年,兩人既是志同道合的工作伙伴,也是無話不談的知交。史瓦茲從一九七二年起對波娃進行多次訪談,深入探討波娃晚年的思想及行動歷程,前後歷時十年,訪談記錄結集成為本書,是波娃生前最後的,也是最精彩的訪談紀錄。
  波娃的《第二性》啟迪了二十世紀後半的婦女運動,但她本人卻到一九七一年──《第二性》問世二十二年後──才積極投身婦運,且越戰越勇,至死不渝。史瓦茲詳盡地記錄了波娃從思想家轉為行動者的心路歷程,讓世人一睹「《第二性》之後」的波娃風采。此外,波娃也坦誠地談到自己對婚姻、母職、性愛、工作及老年問題的態度,並很難得地與沙特一起回答了有關他倆關係的問題。
第一性
因為兩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異,過去女人一直被認為是次於男人的,也就是西蒙‧波娃所謂的「第二性」。
  二十世紀末,本書作者著名人類學者費雪主張,女人是第一性,二十一世紀將是女人伸展的舞台。
  西蒙‧波娃認為,一個女人之所以為女人,與其說是天生的,不如說是形成的。費雪引用人類學、心理學、社會學、動物行為學和其他生物科學方面的研究證據,證明兩性從出生就不同,女人天生的語言能力、溝通和同理心,使她們適合在傳播、教育、法律、醫藥和管理等領域一展所長,未來將在資訊社會中大放異采。
  大腦的構造差異,造成男性擅長階段式思考,女性擅長網路式思考,男性重邏輯,女性講直覺;在辦公室,男性追逐地位,女性追求關係;男性的成功是獨贏,女性的成功是雙贏……過去,金字塔結構的企業肯定的是男性擅長和追求的目標;現在開始,在無疆界的網路時代,女人的專長和價值觀將逐步被肯定。在企業裡,女人將登上高階,左右決策;在社會上,女人將影響風氣;在價值觀的形成,女人將重新詮釋性、愛情和婚姻關係。
  西蒙‧波娃曾經預言:未來有一天,女性將拋棄「第二性」的包袱。如今預言即將成真,不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不管你的思考和做事方法屬於哪一種類型,你一定要看這本書。身處這個多變的時代,它能幫助你更加了解自己和異性,發揮所長,創造兩性雙贏的新社會。
兩書都還沒買到,隨後一邊讀再將心得跟各位報告!

選書




Blogspot Template by Isnaini Dot Com Powered by Blogger and Job Search